首 页 > 职称评审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 A
  • A

建材中级职称申报须知

2017年02月07日

申报条件

 

 

凡在北京地区工作,与单位确立了人事劳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下列条件,均可申报建材专业中级职称。

 

一、基本条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业务能力要求:基本掌握现代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方法,具备独立解决较复杂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管理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在工作实践中;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经济效益)。

 

三、学历要求

 

1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2年;

 

3 本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5年;

 

4 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7年;

 

5、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后4年,取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满4年;

 

61982年底前取得中专学历,并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15年;

 

7、中专毕业后,从事农田水利、水利建筑施工等工程技术工作满15年。

 

    四、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的要求

 

凡符合工程系列建材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取得北京市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建材专业4个考试科目其中一科的《成绩合格证书》,包括:《建材专业基础与实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与实务》、《分析化学与检验专业基础与实务》、《高分子化工与材料专业基础与实务。

 

 

 

参评程序

 

 

一、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请于2017714-24日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人事考试频道(www.bjrbj.gov.cn/bjpta),点击职称评审网上申报;栏目进入申报系统,根据本人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选择一个专业,并按系统要求在线填写、提交个人信息。

 

二、个人信息提交成功后,工作人员将进行网上初审,初审通过后方可选择现场审核时间、地点,打印《诚信声明》、《现场审核告知书》和《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需用A4打印纸打印3份,并在左侧双钉装订。

 

三、申报人员应按材料准备中所列内容,带齐申报材料,在选定的现场审核时间进行资格审核。通过资格审核的人员需在现场缴纳职称评审费500/人。如需要发票请向会计人员说明。

 

  审核地点: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129号(金隅大厦)BB207房间。

 

四、2017年我评委会的答辩时间为1021日(星期六)。

 

申报人员可于答辩前3-5天在北京建材行业联合会网站职称评审网站公告栏目中查询个人具体答辩时间及地点,并按要求告知评委会老师;答辩时间与地点均已知道。

 

答辩当天,申报人员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并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及要求参加答辩。

 

五、评审结果将在评审结束后的1-2个月后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5天。届时申报人员可登录北京建材行业联合会网站职称评审网站公告栏目查看信息。

 

六、公示期过后(二个月左右),申报人员可在本网站职称评审网站公告栏目查询领取证书及存档材料的时间、地点,并按要求及时将存档材料存入本人档案。

 

 

 

材料准备


   1、《诚信声明》1份;

《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原件一式3份,用A4纸打印(可双面打印),左侧双钉装订。申报人在《申报表》第七项个人申请栏用蓝黑或黑色钢笔签字笔亲笔签名,并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及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在相应审核意见栏签署意见并加盖骑缝章(骑缝章指将申报表各页右侧错开约5 mm 后加盖的印章)。

 

2、申报人员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资格)证书、专业课考试合格证等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原件经审核后当场退还,复印件须加盖人事部门公章,并按要求在左上角装订。

 

3、申报人近期同底版2寸免冠照片1张,彩色黑白不限。


4、申报论文一式3份(可双面打印),左侧双钉装订;论文内容及格式要求,请见撰写论文。

 

5、申报人须提交与《申报表》中专业获奖/取得专利/标准制定发表论文/论著/译著栏填写内容相对应的资料原件、复印件各一份(复印件包括:刊载论文杂志的封面、目录及论文所在页);复印件须加盖人事部门公章并在左上角装订。


申报中级职称不要求一定要有发表的论文论著及获奖等

 

6、所有证明材料原件,经现场审核后当场退还,评委会仅留存证明材料复印件;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一律退回本人。

 

7、缴纳评审费500/人。

 

8、其它要求:

 

 请将上述材料按顺序装入材料袋中,每人一袋,材料袋需坚固无损;材料袋封面应粘贴申报材料目录表(该表是在网上报名时信息提交成功后由系统自动生成的),按提交的材料份数如实填写;请将论文题目写入该目录表。

 

 所报材料字迹、墨迹要清晰。

 

③不接受外文资料。

 

 

《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填写说明

 

请仔细阅读本说明后,认真逐项填写《申报表》。未发生的内容填无;凡需签字盖章之处按要求办,不能疏忽遗漏(档案在外地者尤须重视)。《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原件一式3份。

 

第一项 基本情况:

1、照片:上传1寸照片,要清晰;不需再贴照片、此处不需盖章、不需再交1寸照片;(需交一张同底版的2寸照片。)

2、工作单位:要与工作经历中的最后一个单位,以及第七页工作单位审核意见的单位公章相一致;

    3、档案存放单位要与第九项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审核意见的单位公章相一致。

4、现从事工作:不能仅写建材二字,要写建材产品研发或建材检测等;

5、继续教育学时:原则上是指近1-2年培训记录,如:本单位或社会上组织开展的技术业务培训、交流等;1=8学时。

6、工作经历:

①应写到申报职称的当年;

②最后一个工作单位名称要与第八项工作单位所盖印章、上述中所填工作单位相一致。

第二项 论文摘要:400-500字。

第三项 专业技术工作:①须是申报当年和前一年所参加的技术工作;②字迹清晰,至少填写三个项目;③严禁复制,反之取消申报资格。

第四项 取得专利:指已取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标准制定:指已正式发布的《标准》。如专利(或《标准》)正在申请中,可将相关情况填在第六项个人情况补充说明中。

第五项 发表论文论著等,要注明发行的刊物名称以及国内的发行刊号、第几撰稿人。

不受理外文资料。

第六项(略)

第七项 个人申请:个人签字、日期用蓝黑钢笔或黑签字笔填写。

第八项 工作单位审核意见:经办人逐一签字、填写日期及盖章。

第九项 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审核意见:经办人逐一签字、填写日期及盖章。

第十项《申报表》须盖骑缝章(单位公章或单位人事部门章均可)。

 


注:

一、《申报表》这三处内容必须一致:

1、第一项基本情况中“档案存放单位”是A

2、第八项工作单位审核意见中“其人事档案关系在A”,

3、第九项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审核意见的印章是A

二、《申报表》共需盖三个章:单位公章、骑缝章(单位公章)、档案存放单位公章

 

论文的撰写

、内容及体裁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论文是专家对申报人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之一,申报人提交的论文应能体现对专业技术理论和专业技术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专家更准确、更全面的了解申报人专业技术水平,申报人在撰写论文时应注意以下写作要求与撰写规范:

1、申报人应紧密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程技术工作独立撰写申报论文,论文内容须与本人的申报专业、现从事的专业工作相一致。可以选用由本人独立发表的论文。

2、申报的论文应以申报人参加工作后所从事的工作中能代表最高专业水平的论文。重点阐述本人在其中发现、分析、解决较复杂问题或新技术应用、创新的过程。

3、撰写论文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应有具体详实的材料基础,通过论文应该可以体现申报人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

 

、撰写论文要避免以下现象

1 论文的题目过大,而申报人的经历和视野有限;掌握和积累的材料有限,对相应的问题不熟悉,使论文对有关工作的研究出现无法深入或以偏概全的问题。

2 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和问题,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或介绍申报人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文章中缺少本人对有关问题亲自实践和深入研究的内容。

3、论文写成工作总结,简单罗列几年的工作项目,申报人把教材上、报刊上的文章或别人写过的东西大篇幅地抄袭、拼凑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申报人自己的实践成果和观点。

4 申报人送交的论文,可以是在有关报刊上发表过的,也可以是为申报职称专门撰写的。但申报人撰写的宣传报道、会议发言稿、简报、资料介绍、考察报告、项目报告、教材、毕业论文、译文,参与编写的工作计划、章程、办法以及事务性、操作性的具体工作方案等材料不能作为参加职称评审的论文。

5、送交的论文缺乏时效性,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技术、数据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参考价值,不能解释或适用于目前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编写要求

1、论文中引用的文字、数据应采取加注的方式,并在参考文献表中注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2、论文中引用的表格应在表格下面注释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3、申报论文须用 A4 210 × 297MM )标准大小的白纸单面打印、装订,并按照编写格式中的项目顺序装订;

4、论文摘要字数 400 字左右,正文字数在 3000 字左右。

5、论文正文字体4号字。

 

、编写格式

1、封面(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课题的专业方向);

2、目录;

3、摘要;

4、关键词;

5、绪论(说明研究背景、动机、意义和目的);

6、论文主体;

7、结论及建议;

8、参考文献表(应与正文中的加注对应);

9、附录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没有使用与只使用了部分的与论文有关的重要数据和资料,诸如各类统计表、较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机打印输出件、术语符号的说明等,都可作为说明论文的有用信息置于附录中);

10、封底。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